1.人的欲望是无穷的,不受限制的欲望无疑是贪婪的同义语。相对于人的无限的欲望而言。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任何进步都不过是_________。一种文明如果把掠夺和征服自然(以便使人的无穷欲望得到满足)视为自己的价值_________,那么,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的出现就是不可避免的。因此,环境危机是不能通过_________的技术手段来解决。
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:
A.无济于事 原则 复杂 B.螳臂当车 根本 简单
C.杯水车薪 圭臬 单纯 D.沧海一粟 底线 单一
2.元代的方回,论诗颇有眼力,而对朱熹的诗却抬举过分,事出反常。这里除了有乡里私心的原因之外,很可能与方“秽德彰闻,依托道学”的隐曲有关,文人既心存依附之念,势必_________。再如,中国古代文论的作者,常常自己就兼作家身份,“文章得失寸心知”,发而为论,时有取长补短或_________的隐衷。
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:
A.进退维谷 才短思涩 B.随波逐流 博采众长
C.进退失据 扬长避短 D.骑虎难下 避实就虚
3.心理学家根据临床观察发现,我们生活中的许多“抑郁症”是属于假性抑郁症,一般人的情绪变化有一定_________,通常是短期的,人们通过自我调适,充分发挥自我心理防卫功能,就能恢复心绪平稳。
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:
A.突发性 B.周期性
C.时限性 D.反复性
参考答案与解析:
1.C【解析】本题考查成语和实词的混搭填空。第一空,微小“进步”这一努力与“无限欲望”的对比应该用“杯水车薪”来形容,比喻力量太小,无济于事,符合此处语境。“无济于事”指对于事情没有什么帮助,太过绝对,因而排除;“沧海一粟”比喻极其渺小,一般形容个体和整体的关系,无法形容努力程度;“螳臂当车”比喻不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,去做办不到的事情,必然招致失败,有贬义,与原意不符。第二空,“原则”“根本”都偏褒义,“圭臬”比喻规则和法度,是中性词,这里应该使用“圭臬”。“底线”指最低条件,不符合原意。第三空,侧重不能单单凭借技术这一种手段,不是评价技术手段是“简单”“复杂”还是“单一”,因而应填“单纯”。
2.C【解析】第一空,题干是说方回本来评论诗文很有眼力,但是因为心存依附之心而对朱熹的诗文抬举过分,可见文人存了依附之心后就会让自己处在一个两难的境地:因为自己有心依附道学,就不能公正评论,但是不公正评论又不能做到让人信服。“进退失据”指前进和后退都失去了依据,形容无处安身,符合这里文人无论怎么做都没有依据的语境。A项“进退维谷”指无论进还是退,都是处在困境之中,形容处境艰难,文段并未至“困境”这一程度,故排除A项。B项“随波逐流”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,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,只能随着别人走。文段并未提及别人都称赞朱熹,故“随波逐流”与文意不符,排除B项。D项“骑虎难下”比喻做一件事情,进行下去有困难,但情况又不允许中途停止,所以不得不硬着头皮继续做下去,文段中亦并无此意。故基本锁定正确答案为C。第二空,根据“或”可知空格处成语的意思应与“取长补短”形成近义并列。“扬长避短”指发扬优点或有利条件,回避缺点或不利条件。与“取长补短”语义相近,C项当选。A项“才短思涩”指见识短浅,思路迟钝;B项“博采众长”指广泛采纳众人的长处及各方面的优点;D项“避实就虚”原指避开敌人的主力,攻击敌人的薄弱环节,或指谈论问题回避要害。A、B、D三项都与“取长补短”存在语义上的很大差异,所以不选,验证C项正确。
3.C【解析】与后文“通常是短期的”对应可知,情绪变化是有时间限度的,即“时限性”。A项“突发性”侧重强调突然发生,与时间长短无关;B项“周期性”与D项“反复性”均强调重复,亦与“短期”无法对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