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“徒法不足以自行”,在目前公车管理还不甚规范的大环境下,单一的公车尾号限行政策值得________,真要实行的话,要________其负面作用。至少,要________拿出措施防止公车因此而增加。
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:
A.商讨 警惕 居安思危 B.商量 防备 有备无患
C.商议 提防 临阵磨枪 D.商榷 谨防 未雨绸缪
2.中国武术传播的不应仅仅是其技术体系,而更应是文化,是理念,是那种重德行,重关系以及重人际信任的理念。参与其中的行动主体更应该获得的是亲密关系,高度信任。遵从规范和精神气质的________,而绝非是仅仅获取________的技术。
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:
A.净化 战无不胜 B.陶冶 匹夫之勇
C.培养 炉火纯青 D.涵养 好勇斗狠
3.品牌一词,“品”在前,“牌”在后。这说明要先有“品”,才有“牌”。也就是说,要是没有好的产品做支撑,单靠打广告、搞赞助,即使能做出个名牌,也只是________。这方面的教训________。所谓的“品”,不仅指“产品”“品质”,还包括企业的“品行”,也就是说企业还要积极地履行社会责任。
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:
A.掩耳盗铃 比比皆是 B.昙花一现 不胜枚举
C.名实不符 振聋发聩 D.浮光掠影 屡见不鲜
参考答案:
1.D【解析】本题考查成语和实词的混搭填空。从第三空入手,结合语境,由“拿出措施”可见要做的不是思想上的准备,而是实际的工作,所以排除A项的“居安思危”,“居安思危”指处在安定的环境而想到可能会出现的危难。文段的意思是防患未然,而不是已见成效,因此排除B项的“有备无患”,“有备无患”指事先有准备,就可以避免祸患。文段并没有说已经避免了祸患。D项的“未雨绸缪”符合语意。“未雨绸缪”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。C项的“临阵磨枪”明显不符合语意。答案锁定D。第一空,通读材料,其书面色彩较浓,因此D项的“商榷”符合语境。“商榷”“商议”“商讨”、一般用于较正式的场合,“商量”口语色彩较浓。第二空,“谨防”指小心谨慎地防备,其含义是“警惕”和“防备”的综合,词义程度比“提防”更重,因此最符合语境。
2.B【解析】通读文段,可知第一空应填入一个动词,故排除D项;A项中的“净化”与“规范和精神气质”搭配不当,亦应排除。第二空,根据语境应填入一个感情色彩为贬义的词。C项中的“炉火纯青”原指道士炼丹成功时的火候,后用以比喻技艺或学问、修养达到精粹完美的境界,含褒义,不符合此处语境,故排除C项;B项中“匹夫之勇”指不用智谋,单凭个人勇气行事的行为,含贬义。置于此处符合语境。
3.B【解析】第一空,A项“掩耳盗铃”比喻自己欺骗自己,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;B项“昙花一现”指美好的事物出现的时间很短;C项“名实不符”意为名声和实际不相符,指空有虚名;D项“浮光掠影”比喻观察不细致或印象很不深刻,像水上的反光和一闪而过的影子,一晃就过去了。根据第一空的语境,即可排除A、D两项,用“昙花一现”可以说明缺乏好产品做支撑的名牌是不能长久存在的,这和后面的“教训”相呼应。第二空,A项“比比皆是”意为到处都是,形容极其常见;B项“不胜枚举”意为不能一个个地列举出来,形容数量很多;C项“振聋发聩”指声音很大,使耳聋的人也能听得见,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,使他们清醒过来;D项“屡见不鲜”意为常常看见,并不新奇。第二空用“振聋发聩”显然不合适,排除C项。文段强调的是这方面的教训很多,而不是强调常见,因此用“不胜枚举”最贴合语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