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是: 甘肃公务员考试网>申论>热点时评>    
 
 

2013年甘肃公考申论热点:面对震灾不能“滥情”更不能“无情”

 
【发布日期:2013-04-25】 【来源: 甘肃公务员考试网 http://www.gsgwy.org/】【字体: 】 【打印本页】 【关闭窗口
 

2013年甘肃公考申论热点:面对震灾不能“滥情”更不能“无情”


    在指责“无谓煽情”的同时,不可否定本能的情感表达。滥情不当,无情更不应该。

    芦山地震后,大量媒体应声而动,电视直播,报纸聚焦,为公众了解灾情动向提供了重要“窗口”。但与此同时,也有舆论指责,部分媒体和网民“瞎抒情”。

    这番指责,并非全无道理。就眼下看,有些对芦山地震的报道,确实用力过猛,或用绝望表情、悲怆配乐,去烘托凄冷的氛围,刺激公众泪腺。这实质上,也关乎媒体报道的伦理,甚至有“滥情”的嫌疑。

    灾难报道,确需媒体理性而节制。但在指责“无谓煽情”的同时,也不可否定本能的情感表达。滥情不当,无情更不应该。

    应该看到,每次灾难,都会催生出普遍的悲恸情绪,唤起人们的“共同体意识”。媒体在报道中,其公共情怀也难免表现在对个体遭遇、灾民诉求的呈现上。如“悲情母亲”的悲惨经历被报道后,就让不少人心生悲悯。有些温情细节也给救灾注入温热的人性能量。

    在灾后,国内多家卫视暂停娱乐节目,改为播放地震新闻,有的还开通“寻亲热线”之类,这些都体现了对生命价值的尊重。许多网民呼吁“让开生命通道”等,也无关煽情,而是直抵人心的真情书写。

    事实上,相较于汶川地震,此次媒体在芦山地震中的表现,已成熟了很多。它们对灾情严重程度、死亡人数、悲惨画面、救灾实况等的报道,都拿捏好了分寸,懂得克制,也增进了信息的透明。

    面对震灾,不能滥情,更不能无情。过度地渲染悲伤氛围,的确背弃了媒体伦理,但对真实的情感表达,对生命价值的细腻呵护,我们当多些包容与理解,而非苛责。


更多
 相关链接  
2013年甘肃公考申论热点:埃及浇了阿拉伯之春一瓢凉水
2013年甘肃公考申论热点:保护孩子,是没有能力还是没尽力?
2013年甘肃公考申论热点:放下借口抱怨,从今起“常回家看看”
2013年甘肃公考申论热点:地沟油是清朝产物,雷语令谁心寒
2013年甘肃公考申论热点:国足的三封道歉信让人读出几分诚意?
2013年甘肃公考申论热点:我们需要什么样的“房产税改革”?
2013年甘肃公考申论热点:“洛阳大叔”美国摆摊 小贩也可这样管
2013年甘肃公考申论热点:警察开枪权绝不可滥用
2013年甘肃公考申论热点:“造假”外星人当罚,建假古迹无罪?
2013年甘肃公考申论热点:独居老人不能成为被社会遗忘的群落
 
 
 

copyright 2007-2015 http://www.gsgwy.org all rights reserved
甘肃公务员考试网 版权所有 (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*768)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icp/ip备案》 苏ICP备12021645号-2 法律声明:严禁转载本站格式或内容《知识产权法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