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是: 甘肃公务员考试网>申论>热点时评>    
 
 

2013年甘肃公考申论热点:过度包装带来的“面子”不要也罢

 
【发布日期:2013-04-20】 【来源: 甘肃公务员考试网 http://www.gsgwy.org/】【字体: 】 【打印本页】 【关闭窗口
 

2013年甘肃公考申论热点:过度包装带来的“面子”不要也罢


    据4月15日报道,家住江苏南京的洪先生日前收到朋友寄来的一盒红茶,茶叶外盒由水晶玻璃做成,里面还套着一个精雕细琢的木盒,打开木盒,才看到红绸黄缎垫底、精致小铁盒包装的茶叶,而茶叶只有256克。此前反对铺张浪费的系列报道也显示,豪华、过度包装造成的浪费越来越令人忧虑。

    日常生活中,过度包装的现象很常见,有时候人们搞不清楚到底是买礼物还是买包装。一支蜂王浆,不仅外面有塑料隔板、纸盒,纸盒外还要套上纸袋。一瓶红酒,常常搭配着酒杯、开酒器,有的甚至配着温度计、白手套。就连水果也有礼盒装,想吃苹果,先得从纸袋里抽出礼盒,然后打开盒盖,掀开绢绸垫,撕开塑料网。

    当过度追求精美包装使商品的形式大于内容时,消费就难免有“买椟还珠”的意味了。说到底,还是人们的“面子”心理作祟。为了不让收礼人觉得自己寒酸、吝啬,人们购买礼品时往往片面追求“面子”,即使产品徒有其表、华而不实,也会坦然接受。

    根据消费经济学的原理,消费者在购买某种商品之前,已在心中产生了商品造型期望。这种对形式美的期望值,实质上是一种购买心理基准。如果现实商品的造型美超过消费者对它的期望水平,就会对消费者的购买心理产生正刺激。商家正是瞅准了消费者的这一心理,通过不断“升级”包装获取高额利润。

    过度包装消耗资源、污染环境,给社会造成了一系列危害。我国已经成为豪华包装情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,包装废弃物体积占固体废弃物的一半,有调查显示,城市生活垃圾里有1/3是包装性垃圾,而这些包装性垃圾中,一半以上是豪华包装。另外,过度包装也增加了产品成本,损害了消费者利益。过度包装使得一些消费者盲目攀比,形成注重外表、忽视实质的消费心理,反过来又刺激生产商提供更多华而不实的商品,造成恶性循环。长此以往,吃亏的还是消费者。

    尽管有关部门明确限定了饮料、酒、糕点、粮食、保健食品、化妆品等产品的包装规格,但在执行中,生产商往往通过打擦边球、钻空子的方式来规避标准。治理过度包装,政府部门一方面要加强对商品生产的监管,加强对违反规定商品的打击力度;另一方面要治理公款消费,遏制公款送礼之风,防止三公消费助长奢靡包装之风。

    当然,要真正移风易俗,还需要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,崇尚“薄礼重情”。须知,奢华包装只是无谓的“面子”,真情厚谊、低碳生活、简约态度才是真正的“里子”。

 


更多
 相关链接  
2013年甘肃公考申论热点:埃及浇了阿拉伯之春一瓢凉水
2013年甘肃公考申论热点:保护孩子,是没有能力还是没尽力?
2013年甘肃公考申论热点:放下借口抱怨,从今起“常回家看看”
2013年甘肃公考申论热点:地沟油是清朝产物,雷语令谁心寒
2013年甘肃公考申论热点:国足的三封道歉信让人读出几分诚意?
2013年甘肃公考申论热点:我们需要什么样的“房产税改革”?
2013年甘肃公考申论热点:“洛阳大叔”美国摆摊 小贩也可这样管
2013年甘肃公考申论热点:警察开枪权绝不可滥用
2013年甘肃公考申论热点:“造假”外星人当罚,建假古迹无罪?
2013年甘肃公考申论热点:独居老人不能成为被社会遗忘的群落
 
 
 

copyright 2007-2015 http://www.gsgwy.org all rights reserved
甘肃公务员考试网 版权所有 (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*768)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icp/ip备案》 苏ICP备12021645号-2 法律声明:严禁转载本站格式或内容《知识产权法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