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是: 甘肃公务员考试网>申论>热点时评>    
 
 

2013年甘肃公考申论热点:没有自私的孩子,只有自私的教育

 
【发布日期:2013-04-11】 【来源: 甘肃公务员考试网 http://www.gsgwy.org/】【字体: 】 【打印本页】 【关闭窗口
 

2013年甘肃公考申论热点:没有自私的孩子,只有自私的教育


    公交车上,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背着孩子的书包,双手吃力地握着扶手,七八岁的孩子却心安理得地坐在座位上。市民严小姐乘坐716公交车时拍下了这一幕场景,经同事@萧仕将图片上传微博后引发网友热议。(4月10日《长江日报》)

    不管是说老奶奶太溺爱,抑或孩子太自私,大抵都有批评并质疑的嫌疑。或许公共汽车的场合承担着敬老爱幼的价值符号,故而有放大的意味。但类似事例却是很多城市的寻常风景,给孩子背书包,在交通工具上给孩子占座位,差不多每个老人都在做。对很多老人来说,累且快乐着,也是天伦的一部分。

    如此语境下,孩子的心安理得与老人的理所当然显得顺理成章,当事人很惬意,局外人的痛感或许就苍白无力。问题在于,如今的社会对别人的孩子很苛刻,而对自己的孩子很宽容、甚至是纵容,社会价值与家庭伦理之间便有了冲突,对自己的爷爷奶奶都不懂得感恩,对其他老人呢?

    教育即教化传承,每个孩子都是家庭和社会的“产品”,他们的身上都留着教育的痕迹。道德与亲情体恤,并不会完全重叠,长大后亲情教育会催生回馈的产生,孩子必然会善待自己的奶奶。问题是,孩子不仅是爷爷、奶奶和父母的孩子,也是社会的孩子。亲情可以回馈,而规则却无法替代。

    没有自私的孩子,只有自私的教育。家庭教育的沦陷,亲情溺爱的纵容,固然与“四二一”的人口结构有关,与亲情伦理有关,但更重要的还是缺少培养社会人的意识和理念,物质过剩与人格滋润的贫乏共存。

    普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。既有教育终极目的的无形导向,比如畸形的知识教育成才观念,看得见的“有用”被疯狂追逐,看不见的规则与素养却成了鸡肋;也有社会利己自私观念的无声影响,诚信吃亏、老实人吃亏,守规则者遭弃,正在通过成人的世界,投之到孩子的眼里。孩子是我们的镜子,老奶奶给孙子让座,亲情的外衣包裹着共同责任的伤疤。家庭教育从传统的孝悌有序如何走向现代的规则井然,亦需要反思与转型。

 


更多
 相关链接  
2013年甘肃公考申论热点:埃及浇了阿拉伯之春一瓢凉水
2013年甘肃公考申论热点:保护孩子,是没有能力还是没尽力?
2013年甘肃公考申论热点:放下借口抱怨,从今起“常回家看看”
2013年甘肃公考申论热点:地沟油是清朝产物,雷语令谁心寒
2013年甘肃公考申论热点:国足的三封道歉信让人读出几分诚意?
2013年甘肃公考申论热点:我们需要什么样的“房产税改革”?
2013年甘肃公考申论热点:“洛阳大叔”美国摆摊 小贩也可这样管
2013年甘肃公考申论热点:警察开枪权绝不可滥用
2013年甘肃公考申论热点:“造假”外星人当罚,建假古迹无罪?
2013年甘肃公考申论热点:独居老人不能成为被社会遗忘的群落
 
 
 

copyright 2007-2015 http://www.gsgwy.org all rights reserved
甘肃公务员考试网 版权所有 (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*768)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icp/ip备案》 苏ICP备12021645号-2 法律声明:严禁转载本站格式或内容《知识产权法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