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考报名时间 地方站:
您的当前位置:甘肃公务员考试网 >> 申论资料 >> 申论指导

考生必读:公务员考试申论考试形式的演变

发布:2013-03-29 00:00:00 字号: | | 我要提问我要提问
 申论作为的一门必考科目,继承了历史的某些元素,是对历史科举制度的一次扬弃。我国的科举制度对于封建社会的人才选拔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,这种制度又来源于更早的考试方式:“对策”。
  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考试方法,“对策”最早出现于西汉初年。“汉文中年,始举贤良”,“对策者,应诏而陈政也”,应试者通常把自己的见解和策见以密封的形式向皇帝呈送,其中的内容正是根据皇帝的要求进行陈述各种政见,重在提出治理国家的策略和见解。然后逐步演变成公开的问答形式,后来又出现了“射策”这种以抽签方式作答的应急考试。这两种形式选拔出了当时一些有名的辅佐之才,如“晁错对策,蔚为举首。及孝武益明,旁求俊乂,对策者以第一登庸,射策者以甲科入仕,斯固选贤要术也。”(《文心雕龙?议对》)
  对于这种考试的文体特点,刘勰在《文心雕龙?议对》中,作出了精辟的概括:“对策揄扬,大明治道。使事深于政术,理密于时务,酌三五以熔世,而非迂缓之高谈;驭权变以拯俗,而非刻薄之伪论;风恢恢而能远,流洋洋而不溢,王庭之美对也”。这说明在当时,提出见解就必须结合时代和重要的政务,要反映出对时政的深刻理解,反对高谈阔论。
  后来,这种考试形式演变成了重要的——科举制度,应该说,在明清以前的科举制度选拔出了大量的国家栋梁,包括像苏轼、欧阳修、王安石、韩愈等都是通过科举考试脱颖而出的。他们的辉煌不仅体现在诗词上,更体现在治理国家的策见上,包括科举考试的文章,因为具有特定的见解而被录用。宋仁宗时期,才华横溢的苏轼、苏辙兄弟到京城参加礼部考试,苏轼当时以《省试刑赏忠厚之至论》为标题,写下了一篇应对的策论文章,被阅卷官梅尧臣认为“有孟轲之气”,主考官欧阳修看后“惊喜,以为异人”而获得第一的好成绩。发展到明清,由于过于注重形式,科举考试内容变成了害人的八股文,逐渐衰败并退出了历史的舞台

点击分享此信息:
相关文章相关文章
RSS Tags
返回网页顶部
CopyRight 2024 http://www.gsgwy.org/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5022290号-33
(任何引用或转载本站内容及样式须注明版权)XML